徐州爱宁电器维修经济开发区以零直排为抓手
2024年07月31日 风云资讯
治水工作只有进行时,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一直在路上。自2014年开展“五水共治”以来,经济开发区三年投入资金3亿元,只为做细做实“治水”文章。
如果说开发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清三河”整治行动,实现灭黑臭的目标任务被称为“五水共治”1.0版,那么开发区打出的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生活污水管网改造、排污口整治“组合拳”,就是“五水共治”的2.0版。
今年我市启动“零直排区”创建工作,这既是攻坚治水难题的高悬利剑,也是治理污水直排顽疾的对症良方。开发区以此为契机打响雨污分流升级战,坚持“晴天倒查+雨天直查”“全域排查+重点整治”“日常管理+专业管理”“动态巡查+应急处置”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实现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迈开步子挺进深水区,精细打造“五水共治”3.0版。
晴天倒查+雨天直查
排除雨污混排“肠梗阻”
开发区分为四期区域,约有1000多家企业。在开发区,治水的一大关键点就是企业雨污分流。
自5月召开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动员大会后,开发区再次全面启动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着力完成园区道路管网和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此次改造分宣传发动、排查、整改、验收和总结经验五个阶段,倒排时间,全面推进。
自“五水共治”以来,开发区一直将企业雨污分流工作作为治水重点,排查雨污管网是否混接成了重中之重。开发区专门成立了企业雨污分流整改督查小组,由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办负责人陈永山和田力、程英毅、胡松表组成。他们日常做得最多的就是排查每一条溪的每一个排水口,大晴天是否存在雨水管有水流出的现象。
“以前,我们断定企业是否存在雨污混流的情况,主要通过倒查的模式来进行。雨水口有水排出,就能断定存在雨污混流的现象。就要立即启动倒查机制,沿排水口所在的雨污管网‘脉络’,追本溯源排查窨井盖,找出‘病灶’及时整改。”开发区人大工委主任黄高升说。
随着企业雨污分流工作不断深入,陈永山等人发现,雨污管道混接,不仅表现为污水管接入雨水管,也有雨水管混接到污水管的现象。
“若遇到雨天,通过直接检查预留井是否有漫灌的现象,也能判断出雨水管混接到污水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甚至导致污水溢出直接污染河道。大量雨水混入污水管道,也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压力。”陈永山说。
对此,开发区完善机制,采用“晴天倒查+雨天直查”的模式,双管齐下,源头排除雨污混接“肠梗阻”。
全域排查+重点整治
打通雨污管网“大动脉”
为实现雨污分流全域化,开发区再次对辖区企业进行统一摸底排查。通过排查摸底,开发区将辖区企业分门别类,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及时进场施工,确保企业雨污分流管网按规定、按时间要求完成改造。
“通过系统性的摸排,我们也发现,企业雨污分流工作的好坏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息息相关。一些实力好、效益优、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在前期的雨污管网改造中一步到位,长效管理,不仅做到工业污水截污纳管,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黄高升介绍。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投入240多万元建立了雨污分流系统,每年可节约用水17万吨,节约水费54万元,投入的费用已从节约的水费中得到了“返还”。
在全域排查的同时,开发区也兼顾重点整治,创新制定了“全域排查+重点整治”的模式。22日上午,在铜陵西路的一家企业厂区,程英毅和胡松表正用铁钩撬开一个个窨井盖仔细查看,验收该企业的雨污管网改造成果(见上图)。该厂区地面新出现的一条条水泥“肠子”,成了企业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印记。
“铜陵西路一带属开发区一期老工业区,这个区域的企业起步早,有的已有二三十年历史,所在企业的基础管网设施建设比较老旧,污水和雨水采用一根管道来输送,雨污混流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这个区域是开发区企业雨污分流的重点整治区块之一。”程英毅说。此外,开发区还将早期建设的二期老工业区和村级工业功能区,以及污水处理技术落后,污水排放不达标,监管手段单一的部分企业都列入了重点整治的范围。
开发区还将企业雨污分流与六小行业整治相结合,确保整治成效事半功倍,打通雨污管网“大动脉”。
日常管理+专业管理
驶上雨污分流工作“快车道”
开发区自推进企业雨污分流工作以来,配合和指导企业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成了陈永山等人的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22日,记者采访看到,胡松表和程英毅对铜陵西路的两家企业进行了验收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位于华夏路的永康市爱宁电器有限公司厂区,指导该公司的雨污管网改造工程。
记者在该厂区内看到,施工人员忙着雨污管道铺设作业,干得热火朝天。“真的是多亏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一趟又一趟上门指导,要不然我们自己还真无处下手。因为有他们的指导,我们在整改过程中也少走很多弯路,力争一次性整改到位。”该公司负责雨污管网建设工程的负责人说。
除了陈永山等人对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的日常管理外,开发区今年还融入了专业管理的模式,请来“外援”,安排四家测绘公司对辖区企业雨污分流进行指导。
“对于辖区需要雨污分流改造的企业,我们前期都会委托测绘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排查,并出具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整改方案及图纸。企业需根据方案和图纸进行整改后上报开发区验收,由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发放排水许可证。”黄高升说。“整改后,各企业要将《厂区雨污管网分布图》在企业内显眼位置上墙,图上标明雨污管道、化粪池、隔油池分布、工业区支管接入点等位置,将治水纳入长效管理,建立规范运行机制,让雨污分流驶上‘快车道’。”
动态巡查+应急处置
迎来雨污分流工作“新拐点”
事实上,水污染非一日之祸,水治理更非一日之功。在这场企业雨污分流的升级战中,开发区治水人愈发觉得,治污水不仅要靠“治”,更要靠“管”。
“前期治水工作中,开发区已有100多家企业完成了雨污分流整改。但由于企业技改、厂房出租、分割、生产线变动等原因,雨污分流存在部分反弹的现象。因此,雨污分流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监管工程。”黄高升介绍,开发区为此建立了“动态巡查+应急处置”的机制。
工作人员会对开发区五条溪流、排水口和企业进行不定期的巡查和抽查,及时了解辖区企业雨污分流的动态信息。而在动态巡查过程中,开发区还建立了发放任务督办单的机制。
“任务督办单其实是开发区针对‘五水共治’推出的一张工作进度表,也可以说是一张动态治水表。我们一旦发现偷排企业存在雨污混排或污水偷排、漏排等情况,就会开出一张任务督办单,里面记录着排查污染源、整改意见、现场排污照片,以及涉事企业整改前、中、后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涉事企业在整改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会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毕竟治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和企业实时跟进,共同协作。”陈永山说。
此外,开发区随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与执法部门联动,加强对擅自连接或损坏排水管道、雨污混排、擅自将未经处理的超标污水直接排入管道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铁腕治污。
令陈永山等人欣慰的是,“五水共治”逐渐深入人心,企业雨污分流已成共识。围绕“干流水质全达标、支流断面灭V类、沟渠河塘荡污浊”的治水总目标,开发区的治水工作迎来了“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