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电子电器维修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王家砭
2024年07月31日 风云资讯
王家砭供电所地处榆林东南部,四面环山,山大沟深,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供电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包含4个村镇,48个行政村。供电客户呈现两大特征:留守老人多、流动人口多。供电所内10名员工,平均年龄约45岁,承担着辖区内138台公变台区、3条10千伏线路、8696位用户的用电设备运行、维护、抢修及客户供电服务工作。
冯杰是一位已经从事电力事业22年的“老人手”,他于2001年入职坑镇供电所,2010年到王家砭供电所。曾担任资料管理员、安全员,现任王家砭供电所副所长。无论是对待客户还是对待同事,都要用真心换真情,想在前、干在先,他始终坚守三个人生信条“少说、多看、多做”,以“忠诚担当、踏实肯干”的准则,带动着身边的人,砥砺前行。在这22年中,他多次获得公司“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他所在的王家砭供电所,也在2023年创建为国网“百强所”。
办实事 赢得用户信任
“冯所,这月的电费就差这户了,我们来来回回去她家好多次,实在没办法了。”9月10日,抄表员刘祥茂把8月份电费欠费明细拿到冯杰面前时,他决定亲自上门,没想到的是,同样吃了“闭门羹”。
9月12日下午,冯杰和同事在白家铺村忙完线路设备巡视巡查后,返回单位的路上,碰到了站在家门口的白买地。细心的冯杰从她紧皱的眉头和欲言又止的神情中觉察到,肯定有事,连忙上前询问。
“我家里的灯泡和插座前两天坏了,我自己换不了,儿子又不在身边。”得知白买地难处,冯杰二话不说,上老人家中,帮忙更换了电灯泡,见老人家中的插座盒裂开破损,绝缘老化裸露出了一截电线,担心有安全隐患的他,立即返回所里拿来新的电线重新走线,检查、维修了家里所有的线路和插座,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提醒老人有困难,可随时打电话他。
“小冯,谢谢你,之前是我不对,家里就我一个老太太,担心被骗,所以总是为难你们。”看着忙着满头大汗的冯杰,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
这次“深交”之后,冯杰得知,白买地平时一个人住,也不怎么用电器,没电了就摸黑,而且腿脚也不方便,往后每周工作之余冯杰都抽空过来帮助老人干点体力活,还找时间陪她拉家常。而在辖区内,像白买地这样的留守老人有上百余户,他们的用电安全也让冯杰时常牵挂在心。
此后,工作之余冯杰经常带着同事上门帮他们检查线路,陪他们聊天。为了彻底解决留守老人用电安全这块“心病”,冯杰建立了队干村民联络微信群,提供用电全流程服务,尤其为村里的独居老人设置24小时绿色服务通道,并为村民们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久而久之和老人们处成了朋友,而“交费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干在前 深得同事信服
“传帮带、老带新”是王家砭供电所一贯的传统,所里来的新员工谢华龙则是冯杰的徒弟,“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对冯杰也不例外,在徒弟眼里是位名副其实的“严师”,他不仅严格要求所里的员工,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带头作表率。
“每次只要有作业任务,师傅都会跟我们一起早出晚归地干,他在安全生产方面特别谨慎,每次施工前,都会再三检查安全工器具是否齐全,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执行到位。”谢华龙眼中的师傅不仅严谨、细致,还是个爱较真的人。
平常跟着师傅练习装表实操,师傅都是精益求精地要求他,每次排线都要求规则平展,每个拐角处达到90度弯曲,一开始觉得师傅有点小题大做,后来看着师傅的手掌因长年累月和螺丝刀、钢丝钳等工具摩擦长出厚厚的老茧,指甲壳无数次劈裂又愈合留下的裂痕,谢华龙渐渐能理解师傅的“爱较真”,并由衷地认可他。
2023年4月,新员工谢华龙在供电所历练一个月了,终于到了实操的日子,原本由老员工带着他出工,但冯杰不放心,第一次作业由他自己亲自带,当天的任务是为王家砭街道张雄伟家安装电表。谢华龙娴熟地完成了装表接电等一系列安装操作,无论是排线工艺还是操作流程都近乎完美。当他欣喜地看向一旁的冯杰,准备得到师傅的称赞时,却看到师傅一反常态地露出严厉的表情,对他一顿批评,原来是零火线接反了,并告诉他火线零线不能接反,否则会造成电表计量不准,会造成台区线损不达标。
“安全生产‘一失万无’,任何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都是0。”冯杰严厉地指出了谢华龙的问题,并再三叮嘱。
“冯所平常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抓安全工作,他丝毫不讲情面。”供电所的老员工刘祥茂回忆说,还记得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员工在现场螺丝刀没有绝缘处理,当即叫停了工作,并现场组织安全学习,还召开了反思会,自己带头先作了检讨。事后,所里员工也从心底佩服他,从不理解到被认同,他始终以实干为先,用实际行动赢得人心。
解民忧 解决群众急难
“冯所长,由于停电,我老汉的呼吸机无法供氧,现在呼吸非常困难。”11月6日晚,冯杰突然接到上高寨乡白家土寨村白忠桂家人的电话求助,二话不说就组织人员火速赶到现场抢修。
原来,白忠桂已有70岁高龄,多年来卧病在床,且患有肺部功能疾病,平均20分钟吸一次氧,一直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如今停电,呼吸机停摆,老人恐有生命危险。冯杰第一时间想到供电所有一台应急发电机,立即将发电机、电缆装车,并寻来一个10米长的电源插线板备用,便驱车赶往距离供电所25公里的上高寨乡白家土寨村。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发现是大风天气导致的村民家中线路接触不良,冯杰返回老人家中时,发现老人面色痛苦,胸口明显不适,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场时间赛跑的抢修,赶到抢修地点时已是夜里2点,凛冽的寒风吹在冯杰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脸上,宛如刀割般疼痛。但他们顾不上感受,迅速为发电机布线、接线、安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修后,终于在用户临时氧气用完之前为用户临时接上电,伴随着发电机轰隆隆的声响,呼吸机再次运转了起来,冯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以后遇到什么事,随时给我们打电话。”冯杰气喘吁吁地对老人叮嘱道。
第二天中午,冯杰返回白忠桂家取发电机时,再次询问老人身体状况,白忠贵的家人表示老汉身体状况平稳了,对供电所的热心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冯杰的身上,始终闪耀着扎根岗位、兢兢业业的光芒,他将“人民至上”的理念与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电力事业,他始终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证明忠诚,用真诚的服务守护着山中的光明。如今的王家砭供电所,正在他的影响下,以时不我待的奋进精神书写着华丽精彩的新篇章。(通讯员:张晶)
西西新闻榆林
编辑: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