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养花水上养鸭养鸭村美丽蜕变竟成浪漫花
2024年08月20日 风云资讯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长兴县泗安镇管埭村,发现亲朋好友之间都纷纷惊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雨后乡村空气清新,河道两边有清扫落叶的村民志愿者、有散步聊天的老人们……一派温馨祥和映入眼帘。
“以前可不是这样,是种花改变了这一切,村民们都觉得很幸福。”卢大妈开心地告诉记者。
在乡村的不远处是一个个鲜切花大棚,大棚内一株株非洲菊矗立其间争相斗妍。种植大户程行敏和花农们来回穿梭在花丛中采摘非洲菊。“现在一把能卖14块,按照这个价钱一亩地能赚一万多。”程行敏抱着鲜花笑着说道。
去年初,养了十多年鸭子的程行敏主动拆除自家占地3亩多的养鸭场,将拆出来的土地种上了鲜切花。对于转型种花,程行敏这样解释:“种鲜切花跟养鸭不同,养鸭有污染,对周边环境多少有影响,而种花能赚钱能美化环境,还是个‘美丽经济’呢。”
村书记王玉华介绍,管埭村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养鸭村”。曾几何时,很多村民都靠这一行当养家糊口,大家虽然算对了“经济账”,却背上了“环境债”。鸭粪、死鸭、臭蛋,使得原本清澈的池塘遭到污染,水变得又黑又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村民的生态意识也强了,不少人萌生了转行的想法。
2016年,泗安镇结合当地的鲜切花产业优势,帮助养殖户寻找新出路。包括程行敏在内的8位养鸭户,第一批签订了鸭棚拆除协议,并主动向鲜切花产业转产。
对养殖户来说,除了环境因素,收益也是转行的重要原因。
花农程明峰心里有本账:
养5000只鸭,一年可以挣6万至7万元
种鲜切花,一年则可以挣12万至13万元
去年初,他与其他5户养鸭户主动拆除养鸭场,并及时复垦,又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搞起了鲜切花基地。
目前,管埭村170多户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完成整治,鲜切花种植面积达500多亩,产值超1000万元,昔日的“养鸭村”正发生着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