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白草属

武强领养猫咪武强历史上的十大景观

2024年11月14日 风云资讯

岁月留下的遗迹虽然只是凤毛麟角,但它却真实地见证了一方历史的辉煌。在武强境内,曾以战事、地域变迁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出现了许多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在明清时代的志书和民间流传中,曾有风光无限的“武强十景”,有的还有文人墨客作诗咏之。

1、 长堤春色

宋代杨六郎驻守武强一带,在与辽国韩昌作战期间,利用武强境内的滹沱河水筑堤拦坝,修造了好似今天水库样的“三溃水”阵,以抵御辽军南犯。全堤逶迤在武强境内75公里,高7-8米,宽15米左右,成为巍然挺立在无垠平原上的“长城”。每到春季,长堤上长满青翠如茵的绿草,使整个长堤成为一个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绿色长龙,景色十分壮观。该堤1980年曾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保护文物。

2、 楞严晚钟

在老县城街关镇,宋代政和年间曾建楞严寺,寺建得不仅宏伟,是县城内的一大亮点建筑,而且寺内铸造的一口钟特别大,声音特别洪亮,每到傍晚时在城内撞钟,可传至20-30里远的乡村。

3、 漳水秋风

漳水,曾是武强境内的一大河流,后与滏阳河汇在一起。先是西南东北的流向,后是南北流向,从战国时期开始到明清时代,在武强境内曾长达2000多年。每到秋后,水势浩淼,船只穿行,五谷飘香,鱼游鸟翔,和缓的秋风荡起层层涟漪,岸边树木倒影摇曳,此情此景很是醉人。

4、 波川夕照

滹沱河在历史上曾是武强境内最大河流,流经武强境内的30多个村庄,河宽水沛。每到傍晩,两岸的村庄、渡河的船只、岸边的芦苇、绿树,好似一幅诗情画意的风景画,充满自然风光的美。武强县志记载,明代画家张仑曾画《滹川美景图》流传民间。

5、 郎君异渊

传说在古县城旧城村附近,曾有一风光秀丽的湖泊,湖泊是由一条白蛇“化龙”后,为搭救收养它的主人崔和时而兴波助澜形成的。秀丽的湖水风景,加上离奇的故事传说,成为当地当时的一大盛景。

6、 元帅古墓

林东村元代定远大将军李春墓。有石人、石马、石狮子等碑石林立,周边树木郁郁葱葱,景致典雅优美,曾是武强县东北部的一大景观。

7、 谷沙烟雨

古时,今天的马头村明清年代曾称为谷沙村,这村紧靠漳河,土壤特别适宜种植谷子,村西辽阔的土地上每年都是一望无际的谷地。到秋季成熟季节,好似金色的海洋,又好似水天相连的烟雨,被文人墨客称赞这盛景为“谷沙烟雨”。2006年在拍摄“千年古县□武强”大型文献片时,从该村发现的明代万历九年《重修谷沙村窑厂三圣庙记》碑文中有:“谷沙烟雨,取五谷丰登,成沙光,烟雾蒙蒙,……先代风,每岁谷熟则登高以乐”。

8、 古河遗迹

宋古河村,西周时期、北宋时期至金代时期曾是黄河北流经过的村庄,明清时代又有漳河、滏阳河傍村而过。自然风光姣美。而且,该村在隋代曾出了一个琢郡郡守李珍的大官,晩年官授朝散大夫司户参军,后卒于故里。河水、村庄、古墓加上田园风光,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

9、 芜萎霁月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被王郎追杀时流落到武强境内,饥渴难忍,肖王冯异为其找来麦饭充饥,后来刘秀登基后曾在冯异进饭之处的唐王村建一芜萎亭,每逢雷雨之后晴空无云的夜晩,站在芜萎亭内观天赏月,风清气爽,明月高悬,遥想吴刚、嫦娥那“天上人间”的感人故事,别有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

10、 房渊化龙

传说在隋代,武强县关头村一带有位卖线的货郎,赶集的路上救回一条半死不活的小白蛇,经过精心喂养,慢慢变成了一条大白龙,后来却因家景困难再也养不起了,只得含泪对白龙说:“白龙啊,你长大了,你走吧……”白龙听罢,也眼流热泪说:“我知道,当初是您把我给救了,又把我养大,很不容易,我要永世不忘,一定报答您的恩情,我走了……”白龙腾空而去。

这以后,在货郎去赶集的路上,白龙暗地里经常给他弄些金银财宝和首饰来报答他的养育之恩。这些金银财宝和首饰都是白龙从官府衙门里弄出来的,不想货郎在一次卖首饰时竟犯了案,被逮入官府,并要被斩。在千钧一发之际,白龙救起货郎驮着就走,冲破牢房屋顶,一道刺眼的火光之后,天空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滂沱大雨倾盆而下,顿时在平地上冲出一条大河,这就是后来的龙治河。龙治河风光秀丽宜人,造福一方百姓,从此,百姓把这条河作为“房渊化龙”的美景世代观赏游玩。

武强十景,它记载的是武强历史上十分宜人的自然风光和具有特色的寺庙、古墓、古县遗迹,反映出了武强县的深厚生态文化、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今日,这些胜景虽然被历史的风云所淹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更新更美的景观,如武强年画博物馆、周窝音乐小镇、吉祥文化公园等。

文自《千年古县——武强》

嘉应文学杂志

科学咨询期刊

上海包装杂志社

养生保健指南电话

拳击与格斗编辑部

佛山陶瓷期刊

商品与质量杂志

孩子杂志-在线征稿【官】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