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父亲的信仰我和我的父辈四父亲的信仰
2024年12月20日 风云资讯
我和我的父辈(四)——父亲的信仰渝电青松 昨天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传承今天咱们一起来听听重庆电力的职工们讲述“我和我的父辈”的故事
我的父亲吴纯青,原黄埔军校第23期学员,退休前是一名电力员工,现已经92岁高龄。在39年的退休生活中,父亲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几十年如一日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叫退而不休、驰而不息,用奋斗精神告诉我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吴纯青和吴婉玲父女合影
老龄事业点缀着耄耋老人的金色晚年
父亲积极服务老年事业,推进老年学研究。80年代初期,他成为开县老年工作报道组成员,至今共计发稿2000余篇。发表老年学研究学术论文15篇,其中《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与思考》《“和”则健康长寿》等4篇文章获得中国老年学会优秀论文奖。1987年,父亲被授予四川省“老有所为精英奖”荣誉称号。2009年,被开县老龄委评为老年学研究工作先进个人。
▲吴纯青被授予四川省“老有所为精英奖”荣誉称号
2018年他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新时代国网老年之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父亲3次为开州供电公司干部员工讲党史,我问他累不累,“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继续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他笑眯眯地回答道。在他的引领带动下,开州供电公司荣获开州区“五好”基层关工委。
▲吴纯青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新时代国网老年之星”
▲开州供电公司荣获开州区“五好”基层关工委
//
大众阅报栏承载着几代人的不灭记忆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父亲创办“大众阅报栏”。从1982年退休以后,他陆续耗资10余万元,在家中楼道自办“大众阅报栏”已近40年,自费征订各类报刊书籍,免费提供给小区群众阅读,累计惠及数十万街坊邻居。寒来暑往,他的报栏从旧县城搬到新县城,阅报的人群换了一茬又一茬,订阅的报刊从几种增加到20余种,而不变的是他那几十年坚定铿锵的脚步。今年,父亲还荣获了重庆市全民阅读点灯人开州区提名。
▲吴纯青亲手创办的大众阅报栏
记得刘伯承元帅纪念馆落成之后,父亲持续联系全国各地二野军大校史会为纪念馆赠送资料,他个人集中捐增2次,丰富馆藏资料和展览内容,受到县委领导的高度赞扬。2005年12月4日,是刘帅诞辰113周年纪念日,全国元帅馆第四届联谊会在开县召开,他将《革命熔炉》等史料66份捐赠给纪念馆。2009年12月4日,在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17周年暨成立刘伯承同志研究会筹备委员会上,又将《南京会讯》等史料20份捐赠给纪念馆。
▲吴纯青为青年党员讲党史
老黄埔实践着统一祖国的伟大梦想
父亲凭着自己黄埔生的特殊身份,以及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赤子情怀,又为全国统战事业而奔忙。在他的不懈奔走下,1989年二野军大开县校史会成立,1993年黄埔同学联络组成立,1997年开县中学老同学联谊会成立,他又不辞辛苦承担起主办校史通讯、黄埔通讯、同学通讯的责任,三个群团组织的联络点都设在我家中,二野军大开县校史的图书室也设在我家中。
▲吴纯青所获荣誉
80年代末,父亲被开县县委统战部批准担任“开县黄埔联络组”组长。多年来,他积极投身黄埔联络组工作,自费主办黄埔通讯外,还将黄埔同学的二三代组织起来,与全国各地及台湾联络,发扬黄埔革命精神,宣传爱国主义和“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父亲撰写的《加强黄埔联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维护统一》两篇统战文章获得全国统一战线优秀征文奖。父亲说:“祖国统一是我们几代人的夙愿,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离实现梦想越来越近,我坚信,我会看到那一天……”
▲吴纯青为南门镇东阳小学全体师生作“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