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装设计风格

老北京养花好吗养花北京人是认真的

2025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chūn

nuǎn

huā

kāi

北京有句老话儿

“扎根儿的多栽,张嘴的少养”

可见养花弄草是北京人生活的传统

从观花、闻花,到赞花、惜花

北京人养花自有门道儿

从芍药、茉莉到菊花、水仙

一年四季

都有的看

都有的赏

您说这养花儿也算一大玩儿吗?

当然算了

养花儿不仅是为了观赏

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闲情逸致

陶冶情操

城 市

文化范

不得不说的北京花卉品种

阳春三月

正是赏花好时节

从传统角度讲

老北京比较流行的花儿

无外乎

初夏的月季

盛夏的茉莉

金秋的菊花

冬季的水仙

青年艺术家张哲溢笔下的水仙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

便是北京的市花

花姿绮丽的月季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法国的园艺家梅兰

培育出一种新型杂交月季

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

梅兰将花命名为“梅兰夫人”

北京市花月季品种之一

可是很快二战爆发了

梅兰担心苦心孤诣育成的花毁于战火

于是他将“梅兰夫人”的切枝

分别寄给他在意大利、美国等国的朋友们

这种花便在美国声名鹊起

和平月季

二战结束时

美国一家园艺公司就将“梅兰夫人”

改名为“Peace”(和平月季)

由于这个佳名的缘故

1973年

美国友人把“和平”月季

送给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从此,月季有了非凡的意义

1986年被更被选为北京市花

城 市

文化范

名人养花的故事

花是人人皆爱之物

从古至今

从中到西

都是人们赏玩的佳品

爱花的人与故事也非常多

慈禧簪花

清朝慈禧太后就尤爱荷花和菊花

每当春天的脚步走近时

她就监督着宫中劳务人员进行迁移荷花

即先去掉荷花的老根

保留下新根再种到活土中

有时候种荷花的工人

还需要前行到湖中的深水区

也是极危险的一件事

张大千笔下的荷花

若问慈禧太后最爱哪种花

当属菊花

据说慈禧很懂菊花习性

会提前移植栽培菊花

坚持每日灌溉精心打理

如遇到阴雨天

就会用席子将心爱的菊花遮挡住

荷花锅子

而且慈禧爱菊花不只爱赏

还爱吃

她最喜欢一道菜叫做

“菊花锅子”

要取用“雪球”的白菊花

花瓣短而细密

洁白如雪如玉

慈禧将花瓣采下

命人放入稀矾温水里漂洗

由御膳房里端出小暖锅

锅里盛着大半锅炖好的鸡汤或其他肉汤

慈禧便取花蘸汤吃将起来

清朝北京城里的饽饽铺售卖“藤萝细饼”

不过说起花能做的食物

也不仅仅是菊花

荷花也可以油炸

藤萝花可以制饼

玫瑰花可以酿蜜

这才真的是“爱情与面包”兼得

城 市

文化范

北京人养花的讲究

老北京四合院

阳春三月

也是植树的好季节

北京人种植的花木

有花木和果木之分

所植树种各有寓意

前者为观色、品花

后者为赏果、品果

石榴树

都说“天棚鱼缸石榴树”

是四合院标配

北京人为什么爱种石榴树呢?

不仅是花开娇艳

而且石榴成熟后籽实密集饱满

有象征子孙满堂之意

火红可爱

喻示团圆

老舍故居——丹柿小院

枣树也是北京人的爱木之一

枣被北京人视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

因“枣”与“早”谐音

种植枣树有“早得贵子”之意

在北京民俗文化中

柿子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圆圆的果实

代表团圆美满

橙红的色泽

寓意红红火火

“柿”字谐音“事事如意”

老舍先生曾在自己居住的院子里

种植两棵柿树

起名“丹柿小院”

北京人还喜欢在院子里

种海棠、玉兰

海棠之“海”字意为“大”

“棠”与“堂”谐音

有满堂之意

喻示着满堂富贵

所以海棠花被视为“富贵花”

是吉祥与美好的象征

而玉兰则春花灿烂

暗喻“金玉满堂”

玉兰花

老舍先生在他的散文《养花》中这样写道: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每个喜欢养花的人

都能产生共鸣

每一位懂花爱花的人

都能享受到这种快乐

本期嘉宾

北京民俗协会理事

老北京网民俗顾问

老北京网民俗版版主

著名的相声演员 韩硕

文渊官网

科学与财富杂志社

饮食科学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