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开课啦

红军养花朱德喜爱兰花到什么地步9年养60

2025年02月18日 风云资讯

喜爱梅花的毛泽东,是因梅花坚贞不屈的个性,喜爱荷花的刘少奇,是因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天真,喜爱马蹄莲的周恩来,是因马蹄莲非常洁白象征着纯洁。

而同样身为开国领袖的朱德,也有着自己独爱的花种,他一生钟爱兰花。为兰花写下40首诗词,而且精研《兰谱》,甚至为了细看兰花,会拿放大镜去观察,还会匍匐在草地上静静欣赏。

无论走到任何地方,他总喜欢找几盆兰花放到屋内,放在身边。至今北京植物园,仍收藏着一盆朱德同志的兰花,朱德对兰花的痴迷,已经是举世闻名。

据记载,朱德就连在战争时期的戎马倥惚间,都要培植欣赏兰花。解放后,来到四川的朱德也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去多处公园参观兰花,可见他对兰花的情有独钟有多深。

一、朱德一生最爱兰花朱德初见兰花,还要从四川到云南的陆军讲武堂报考时说起。那天他看到沿途一路满是小白花,非常喜欢,后来便知道这个小白花就是兰草。

虽然朱德平时工作繁忙,身负重任,但他却一直坚持自己亲手采集、培育、分栽和种植兰花。在他的住处办公室随处可见兰花的身影。每次闲暇之时,他都会在草丛中寻找兰花,看到兰花便会静坐一会。

1961年,已经75岁的朱德到四川视察的时候,不顾自己已年迈,还要亲自登高去青城山采集兰草,身边的警卫员非常担心他的安全,但没有人可以阻止得了他对兰花的热爱。他还叮嘱身边的警卫员,不要麻烦当地政府,带点干粮就行了,不需要人背,也不需要人抬,说一不二的朱德,身边的人也不敢违抗。

一路上,75岁的朱德和大家边走边谈笑,一点不像步入古稀年龄的老人。工作人员担心他累到,便劝他坐下休息一会儿,朱德却说“山高,没有我的腿脚高,步行就是我最好的休息”,大家都敬佩不已。

在不远处的山坡上,他发现了一棵野生兔耳兰,欢喜雀跃,非常的高兴,对于兰花的喜爱溢于言表。还教大家辨认品种,并说起“兰花有着高洁和倔强的生性,它不喜欢浓肥大水,讨厌狎昵拨弄,厌恶喧嚣烟尘”。大家纷纷理解道:“原来种不好兰花那是因为不了解兰花的个性和脾气呀”。

经过几个小时的采摘,各式各样的兰花足足装了一小汽车,朱德很是满足。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开始进行分选和栽培,大家看着他娴熟的手法和脸上挂满的笑容,便知道,朱德这一生最爱兰花。

二、9年培育6000多盆兰花朱德养兰花,不是为了单纯地玩玩和观赏,他会去找种植兰花的专家学习栽培技法,只有爱得越深,才会种得越精。他不仅仅把兰花看成一种植物,还把它看作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财富。因为在解放之前,百姓家里很难见得到兰花,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尤其是特别名贵的品种,甚至可以用土地和黄金去换取兰花。

所以朱德曾说过:“兰花不能像过去那样只供少数有钱人玩赏,要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里,要切实把兰花当作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并且可以受到良好经济效益,应该争取出口,换取外汇”。

朱德十分重视兰花的培育和繁殖,还经常将自己的种植的十分名贵的品种捐赠出去,并鼓励当地繁殖和推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资金和帮助。

1955年到1964年,仅9年的时间,朱德就培育了6000多盆兰花,每一盆兰花都养的婀娜多姿,宛如一个个体态优雅的舞蹈家,十分漂亮养眼。他的秘书还曾说过,朱德一生不喝酒、不抽烟、却只对兰花情有独钟。解放后,种植兰花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至今北京植物园,还有朱德当年赠送的兰花来供大家欣赏。

三、因爱兰花做出“幼稚”举动对于任何一个爱好养花的人来说,无意间发现新品种都会非常的高兴和快乐,朱德也是如此。他曾经路过广东北部一带的山区时,看到当地有很多的野生兰花,可惜任务重时间紧,没来得及欣赏和采摘,为此非常遗憾。

后来,朱德听说中山公园的人要去野外采摘兰花进行培育和繁殖,他马上就想起了那片野生兰花,将自己的经历告知工作人员,大家便前去寻找,果不其然,找到了那一大片非常漂亮的野生兰花。

因为十分热爱兰花的朱德,时常作出许多幼稚的举动,有一次外出,他看到地上有几株很漂亮的兰花,为了可以仔细地观察,他竟然用匍匐的形态去欣赏兰花,他还自言自语的说道:“看20分钟兰花,比我自己休息2个小时还要舒服”。

他不仅会匍匐的在地上看花,还会拿放大镜去细细欣赏兰花的美态,并且会找各种角度给兰花拍照。不能去山上和花圃的时候,他都会在家里静静地欣赏自己拍摄兰花的照片,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是在欣赏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艺品。

朱德不仅培育和欣赏兰花,还为兰花写下了将近40首的诗词,都是他在对于兰花的喜爱之情下,做出的即兴创作。比如那首《咏兰展》“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从草旁,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可见性情相投的兰花,有多让朱德爱不释手。

四、总结开国领袖朱德从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我们中华人民的心中,也如同他喜爱的兰花一样,清雅悠远、无与伦比。不朽芳名留处处,永远开满中华大地,那种兰花之香也永远留在中华民族的心中。

在《孔子家语》中也有赞美兰花的佳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朱德也十分看重兰花这些高贵的品格,并要求自己也要做到如此。

事实上,他已经做到了!他一生追求并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平易近人、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受到过挫折却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在逆境中奋起而追,一切高尚的品格就如质朴芬芳的兰花一样,坚韧刚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社

体育时空期刊官网

现代企业文化杂志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