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家饺子馆装修设计冬至一盘饺子温暖了整个
2025年05月06日 风云资讯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惠民演出季#
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便开始“数九”,标志着寒冬的到来。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是来自整个北方的灵魂呼唤。当冷风吹得人透心凉的时候,如果能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暖胃驱寒,那连呼出的雾气都写满了幸福。
一些老字号饺子蕴含着几代人的味觉记忆,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舌尖味道。
百尺杆万里香饺子
石家庄本地特色老字号
百尺杆饺子的名气由来已久。传说,清嘉庆年间,京城特使到处张贴榜文,“皇后娘娘有恙,数天粒米未进,宫中太医无能为力,所以公告天下……”此时,获鹿县一开酒馆的杨姓老者进宫,精心制作出了一盘热腾腾的饺子贡上,皇后闻到饺子清香,食欲大振,连续吃了数天,身体痊愈。皇上大悦,亲笔题文“天上宴会人间庆,百尺高竿小村庄”。
1986年,杨福瑞以四间小平房起家,打出了“百尺杆万里香水饺”的品牌。
为了将饺子做精,用料方面特别讲究,只从清真寺街进料,只要前膀和后座。水饺的特点是皮薄馅大,一个顶俩,饺子皮包油、油包馅、油大而不腻、清香可口。
百尺杆饺子曾被河北省烹饪协会评为“河北名吃”,河北百尺杆餐饮有限公司也先后被评为“河北餐饮名店”和“特级风味店”。
赵家馆饺子
曾打败天津狗不理包子夺得全国馅制品之冠
提起昌黎赵家馆饺子,在冀东无人不晓。1921年,“赵家馆”开业那天,清末老秀才高云山为店里题写了“赵家馆”三字,这件事被记入了《昌黎县志》。当时,赵家馆门前天天都能见到排着长队等待吃饺子的顾客,十分热闹。
上世纪50年代,赵家馆的创始人赵福元赴天津参加全国饮食行业大比武。在这次比武中,赵家馆饺子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国馅制品之冠,并让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屈居其后。
赵家馆饺子用料精益求精,即使是白菜,也力求帮薄菜甜,并采取榨压菜馅、去掉水气、加进海味、和进肉汤等工艺,使馅更加鲜美,而又不腥不腻,还在馅中加进适量的卤虾油,配以辣椒,不腥不辣而又分外有味。
黑家饺子
全国首届清真烹饪大赛中夺得金牌
曾在全国首届清真烹饪大赛中夺得金牌的黑家饺子,在邢台早已深入人心。1932年,从天津拜师学艺回来的两个回族人黑振斌和马玉林开办了一家小小的饺子馆,并以黑振斌姓氏排头取店名为“黑家饺子馆”。
黑家饺子呈元宝型,没有阴阳面,馅儿以实惠著称。其选料严格,必须用生长1年至3年的羊作肉料,其特点是肥瘦均匀、肉质鲜嫩。
“中华餐饮名店”“全国首届清真烹饪大赛金牌”“全国名牌风味食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对黑家饺子的最好褒奖。
中和轩蒸饺
几代石家庄人的舌尖记忆
用筷子夹起饺子,将饺子咬开一个小口,轻轻一吸,一股浓郁的汤汁便吸入口中,顿时满嘴清香,却一点儿也不腻。这就是中和轩蒸饺,它蕴含着几代石家庄人的味觉记忆。
中和轩饭庄创办于1920年,是石家庄最早的清真饭店之一,在民间曾流传着“吃了中和轩,一辈子都不冤”的说法。
中和轩蒸饺的特点在于全部采用精粉和面,选肥嫩适宜的牛羊肉做馅,加拌老油坊的小磨香油,按季节更替菜料,赶在别家前头购进时令菜,做到色、香、味、形俱佳。
中和轩蒸饺在1997年全国首届烹饪大赛中,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2011年中和轩饭庄荣获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
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在这冬至之时显得尤为温馨。让我们一起暖暖的过冬,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