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频道

起名暂时关闭现在人们给孩子取名怎么都不再

2025年10月21日 风云资讯

名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是颇具内涵,除了名字外,以前的时候还有许多称谓,如古代有时候用姓氏加上地名称呼别人,像柳宗元叫柳河东,这在官场上很常见,也有的用姓氏加官职称呼,像王维叫王右丞,刘备叫刘豫州。不过用得最多的还是姓氏加字号。

字也叫表字,有的人也说字实际上就是小名,是对于名的一种补充或者说明,通常父母取字的时候都会和名有些关联,如张飞字翼德,岳飞字鹏举,诸葛亮字孔明等,字都和名有些关联,有时候意思相同或者相近,但也有的意思相反。古人有的还有号,不过号通常都是长大后,有点名气的人自己给自己取的,如李白就号青莲居士。

古人几乎都用字,就连屠猪卖肉的张飞,看门护院的关羽,织席贩履的刘备都有字,并且通常称呼别人时都叫别人的字以表示尊敬,一般都不直呼其名。如关云长周公瑾等,一直到民国时期字也在使用,如蒋中正字介石,毛主席字润之,但是到了今天,却基本没有人在用字了。

字的慢慢消退,大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文化改革就导致了字号的衰弱,当时别说字号了,甚至有人提出要消灭汉字,不再使用。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文盲很多,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好多人连个正式的名都没有,都是叫什么狗蛋,铁蛋,二蛋……后来的破四旧运动,字号被认为是传统糟粕,应该废弃,就这么地字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改革开放后,国家虽然没有说不准用字号,但是也不提倡,身份证和户籍证明以及别的各种证件上面都没有字,因为如果用名又加上字的话会更加麻烦,对于信息系统来说不方便使用。就这么地字到了今天在普通大众中算是基本销声匿迹了。

不过如今有些人却对于字有了些误解,觉得那些给自己取个字的,就是在舞文弄墨,附庸风雅,诚然,的确有些人是为了附庸风雅给自己取个字,但如果一杆子全打死也不适合,毕竟文化界很多人都用字的。相比于如今一些越来越多的名字如子萱,紫轩,梓萱,梓轩,我觉得这种更有附庸风雅之嫌。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一起留言讨论。觉得小编写得不错的请帮忙点赞转发~,

关注小编看更多有趣内容,

最后感谢您的观看与支持。

青少年书法

科普周报编辑部

山西农经杂志网站

数字通信世界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