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翼航我的爷爷
2025年10月21日 风云资讯
我们都有祖辈,但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在于我的爷爷奶奶聊到他们的过往人生,我才真正指导他们的平凡人生。我总结了我爷爷的特点:我的爷爷是一个做事认真、吃苦、学习很好的人。下面便展开说说他的人生吧!
我的爷爷出生于1945年,取名凌福桥,家里有许多兄弟姐妹,排行老外,是最小的。当时家里穷,但是他还是十分幸运的上了学。他引用说:“知识使人进步”。
他上学时,家里非常苦,他说:一条麻绳、一块油布就能组成一个书包;几本课本、加上铅笔和一本作业本那就是全部的学习用具了。本子是要正反面都写得满满的,还舍不得丢掉。铅笔也是写到实在无法握笔了,还得想办法用竹杆家住加长把剩下的笔芯用完。
我的爷爷学校1到4年级是在村小学就读的,后来包括初中才进入西安曾就读,当时一个月的学杂费就要5元,补过可以申请助学金。爷爷说助学金也是有分级:一级是1元,二级是2.5元、三级是5元。他说当时大概半班的人都申请了,他也申请了二级奖学金。他们申请时都要写报告,写申请书,然后班主任批准,领导批准。但是,由于当时正值60年代大饥荒时期,所以他们每年还要去助农一个月。他那时候一顿饭只有三两米(当时是小两,3两米还没现在2两,不够1碗米饭),只有在特殊一点的日子才可以吃上1斤地瓜。还有一段时间,什么粮食都没有,他们只能去上山开荒,还挖树根来吃。回忆起来,他说,当年太苦了!
后来,爷爷初中毕业就分去跟山队了,和大家一起去山上开垦,经常没地方住,就只能能牛睡在一起。就这样和跟山队过了3年后,他被安排去当知青,下乡去了。这一去,就是10年又71天。回想起在南洋村当知青,进生产队后种地瓜、种黄豆等。他还有幸参与了技术种田园,经过大家的能努力,1亩水稻的产量由原来的200斤逐渐提高,大家过上了吃得饱的生活。也就在这期间,爷爷遇到了可爱的奶奶。奶奶没有上过学,但是她喜欢学习知识,所以在90年代的国家扫盲运动中,奶奶积极参加夜校,学习知识,现在她都可以自己阅读文章,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
198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爷爷带着一家人知青返乡了,那是爸爸才5岁。回到了县城,被安排在县供销社的业务科工作,但是什么活都做,也是很辛苦,一个月工资有60来块,够一家人生活。因为是业务科的,他经常要下到各个乡镇去调查工作,所以漳平县大大小小的乡镇他都到过,都熟悉。慢慢地,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爷爷也老了,所以到了2000左右,爷爷光荣退休了。
退休以后,爷爷也不闲这,常常会找些活干,他说:人就要活到老,干到老。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我的爷爷不仅是爷爷,他还是奶奶的丈夫,爸爸的爸爸,太奶奶的儿子。他这一生为了一大家子,勤勤恳恳、一直努力着。
当然,对于我而言,他就是个亲切和蔼、爱学习、勤劳又吃苦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