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公司起名徽商精神成就中国包子第一股巴
2025年10月21日 风云资讯
大家好,我是“来挖呀”,用心讲述千千万万创业人的故事!
巴比创始人刘会平:“麦当劳和肯德基靠卖汉堡加可乐能够卖给全中国、卖到全球,我觉得中国的包子馒头不比他们差,还比他们健康。”
专门做包子馒头的“街头夫妻店”已经成了年赚10亿的上市公司!
在业绩上连百年老字号的“狗不理”、“庆丰包子铺”都败在了下风。
后起之秀的芭比馒头为何如此威猛?
今天我们来听听,巴比馒头创始人刘会平的创业故事!
个人简介刘会平,安徽怀宁江镇人。
上海巴比馒头创始人。
现任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早期经历
安徽省怀宁县江镇,是一个被誉为“中国面点师之乡”的地方。
而刘会平就出生在此地。
受到环境影响,初三辍学后,刘会平就开始了学做早点,并在家乡的镇上开了一家包子店,但是初次在早点行业试水的他,翻船了。
店面倒闭后,他离开家乡,在贵阳、广西等地都开过早点店,但是都没挣到什么几个钱。
巴比馒头的诞生1998年,他听老乡说上海的包子铺生意好。正一筹莫展的刘会平稍一思索,就立马动身去了上海。
刘会平满怀期待的在大上海开起了又一家早点店,但是生意依旧不见起色。
但是大上海的繁华与稠密的人口,让刘会平觉得这是块宝地,必须想办法扎根下来。
于是,他开始走访上海大街小巷的小吃店,看上海人都在那些地方买早餐,他们喜欢的包子是什么口味。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市场调研,但是当时的刘会平并不知道“调研”这个词。
但他却知道了,原来上海人并不喜欢咸和辣,而是口味清淡,且偏甜,怪不得自己的重口味包子不受欢迎。
2001年,刘会平以每月5000元的租金,在黄浦区南京路上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刘师傅大包”店。
并针对上海的口味对包子的口味做了调整。开业后,
由于地段好,很多人过来试吃。
由于味道好,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
而且价格也便宜,只要7角钱一个。
慢慢的,店门口经常排起了长队来买包子。
就一年时间,刘会平就赚了30万,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挣到钱的刘会平并不满足于此,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想和他学习做包子,他就开始了做连锁店的模式。
2003年,第一家巴比馒头店在上海南京路上诞生了。
为啥不叫巴比包子店而叫馒头店呢?
因为上海人,不管有馅没馅,是包子还是馒头,他们都管它叫馒头。刘会平入乡随俗就取名巴比馒头店。
小包子大有作为开连锁店又大赚了一笔的刘会平,眼光也越来越深远。
随后刘会平投资80万建立中央厨房,统一加工馅料并配送到店,力求把产品做到标准化。
同时刘会平通过不断试验与探索,最终实现成品冷冻馒头的口味与现制现蒸产品无差别化,这无疑为连锁化、产业化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巴比馒头已有几千家加盟店分布在长三角的各个角落。
2020年10月12日,巴比馒头,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成为了中国“包子第一股”,上市后股价暴涨,刘会平与夫人丁仕梅身家也飙升到55亿元。
写在最后这个从安徽省怀宁县小镇上来的穷小子,竟然靠卖包子成了上市公司老总,这人生充满无常但确确实实很精彩。
而刘会平这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也正是我们徽商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