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开课啦

盲森起名还记得一休哥吗原来他并不是小可爱

2025年10月21日 风云资讯

相信很多70、80后都忘不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一休哥!”“哎……”,“休息,休息一下!”圆圆的小脑袋、清脆甜美的童音,那个来自东瀛的小和尚,通过动画片的演绎,成了很多人心目中聪明、善良、机智勇敢的代名词。

但日本历史上真实的一休形象,或许或让很多人大跌眼镜,颠覆童年时期对那位小可爱的所有美好回忆。这位以“狂僧”之名跻身日本三大奇僧的禅宗大师,言行不羁,放浪形骸,口无遮拦,藐视权贵,亲近庶民……如果将这些尚与我国的济颠和尚(济公)来比较,倒也显得并不突兀;但作为一个僧人,他不避讳男女之事,甚至民间还传言他热衷嫖妓;他还创作过一些直白、露骨到让人感觉不堪入目的靡艳情诗……一休哥的这条修行路,果然是不寻常!

一休全名一休宗纯,一休是他的法号。他出身高贵,是天皇的后裔。据《一休和尚年谱》记载,一休的亲生父亲是后小松天皇,而母亲是南朝贵族家的后代(一说是藤原显纯的女儿藤原照子,另一说为日野中纳言的女儿伊予局。)一休之母入宫后,对小松天皇侍奉十分周到,天皇也对她也宠爱有加,两人的恩爱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注:宫斗缘于争宠,看来连倭国也概莫能外,人性使然。)于是,有人在宫中散布流言,说她每天在袍袖里藏着小剑,图谋伺机刺杀天皇。众口铄金,后来天皇生了疑心,将一休母亲逐出了皇宫。而此时,一休的母亲已有身孕。

公元1394年1月1日,一休在京都出生了,乳名千菊丸。一休母亲深感政治斗争的残酷,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远离政治斗争旋涡,她决定送年仅五岁的一休到京都附近的安国寺出家,并重新取名叫周建。

动画片里,一休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安国寺。事实上,一休在安国寺只待了两年。一休五岁到十二岁的几年里,恰是关于一休的民间传说最为丰富的几年,但在一休弟子编纂的《一休和尚年谱》里,对于这几年的事情却没有任何记载。而且,动画片里的很多智慧故事并未发生在一休身上,而是人们出于对他的喜爱,将许多机智小故事附着其上。

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除新佑卫门和足利将军确有原型外,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小叶子、经常与一休作对的桔梗店老板和弥生小姐等人,都是虚构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新佑卫门,是真实历史人物,而且富有文艺才能,位列日本古代的“连歌七贤”,誉为室町文化的第一人。他与一休结识后,向一休学习诗词,两人曾经一同进行过“道歌问答”。

一休从小聪慧过人,十二岁时前往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一休既写得一手好汉诗,大写意的泼墨书法也飘逸过人。后来,一休数从名师,勤学苦悟,佛学日益精深。公元1419年,二十五岁的一休因为偶尔听到盲人演奏平曲,首次开悟。华叟用佛经中“一切皆休、一切放下”的意思,赐他道号“一休”,至此一休宗纯这个名字才被正式确立。二十七岁时的某夜,一休在琵琶湖上坐禅,忽地听到乌鸦鸣叫,于是他顿悟出生前的未分别智才是自己的本源实相。

一休位列日本三大奇僧,并非徒有虚名。他不讲求外在形式,认为只有真我才是最真实的存在。1428年,一休最敬爱的师父华叟病逝,师兄养叟接替掌门之位后,在大德寺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殿堂。一休认为奢华不符先师本意,也违背清贫苦修的佛教教义,于是愤然离开大德寺,从此芒鞋竹杖,餐风饮露,浪迹江湖,漂泊四方。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一休颠沛流离,经常借宿农家,亲身体验到了战乱给底层百姓带来的苦难。

为了警醒世人,一休选择了一个非常另类的方式。京都的元旦,人人都在欢庆,一休却用竹竿顶着一个骷髅头,走街串巷,口里还喊叫着:“小心!小心!”大家都觉得不吉利,纷纷骂到:“难得的元旦,却触了大霉头。”一休回答:“不,你看这骷髅,眼睛飞走,成了虚空。这才叫目出,才真恭贺新禧啊!”日语中,“目出”是恭喜的意思。据说直到现在,每年元旦京都商家便会关门三日,这个习俗就与一休有关。

史料记载:某日,一休受邀参加义政将军的茶筵。席间,义政向一休炫耀自己收得的珍稀古董。一休非常不屑,说自己也有三件宝贝:天智天皇观月时坐过的草席、老子的拐杖、周光坊的茶碗。义政将军大喜,马上出高价要收购。一休拿了钱,回去的路上便散发给了百姓。然后,他将前日乞食放在后院的草席、喂猫的缺口茶碗和一根圈篱芭的竹子,一并送给了义政。义政怒不可遏,抓一休前来质问。一休则严词厉色地骂义政:“现在饿殍遍野,国家动荡,你却热心于茶道,不惜重金收藏古董,这是什么事?一休要钱干什么,不过是想救山城百姓,现在还给你,请用作救济之资!”

一休平日就不戒女色,还公开宣称“淫酒淫色亦淫诗”。他吃肉喝酒,出入风月场所,自己起了一个暧昧意味十足的名号“梦闺”。据记载,一休四十三岁时,适逢开山国师百年大忌。寺中的僧人都在诵经,而一休却带着一女子,在庵房里谈情调笑。僧侣界顿时哗然,纷纷指责他不守戒律,行为放纵。一休却说:“名妓谈情,高僧说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一休和尚一生最富传奇色彩的事,大概最要属他晚年的时候,与一名叫森的盲女之间的“老年爱情”。已近七十七岁的一休,居然“枯木逢春”,偶然听了一次失明女子森的歌艺表演后,“芳心大动”。而这名女子当时40岁,早就倾慕一休大师的风采,两个年龄相差37岁的人,宛若少年情怀,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两情相悦。一休赞美森一代风流美人,并为她写下许多爱意缠绵的情诗,例如:“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新”、“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其直白、坦露和大胆令人瞠目。晚年时,一休在酬恩庵修建墓塔,作为他和森的比翼冢。在生命的尽头,他对森许下相爱三生的心愿:“十年花下埋芳盟,一段风流无限情。惜别枕头儿女膝,夜深云雨约三生。”

1481年11月21日,一休大师圆寂,享年八十八岁。

石化技术杂志社

青少年书法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杂志社

信息技术时代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