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嵩洋起名拖厂五十年

2025年10月21日 风云资讯

作者:狄学恩

郑州第二拖拉机厂(简称二拖)是建国后巩县地域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说起二拖厂,不能不说它的前身孝义机瓦厂。

孝义机瓦厂全称是开封地区孝义机瓦厂。始建于1952年,当时叫河南省建材公司。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新中国正需要大量建筑材料,经省政府选址,凭陇海铁路优势,在河洛岸边的巩县,建一座大型砖瓦厂。从厂级领导配备,可以看出省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厂长何永禄,四川人,老红军,长征干部。工会主席赵进才,山东人,老革命,地下交通员。副厂级孙敬斋,山东人,三八干部。徐文义,三八干部。工人来自山东、河南周口、许昌和巩县本地等。就连郑、张两位华侨也带着家属来厂工作,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说是工人,其实与农民没什么两样,整天与泥土打交道。在老革命带领下,干群团结一致,先生产后生活,搭起帐篷,自己动手盖起土坯房。生产靠人拉肩扛,用箩筐担土,推车运土生产砖瓦。冬天不论干部职工,不论男女,每人一辆架子车从数里外拉土备料,生产、生活极其艰苦。

经过几年拼搏,先后建成五个生产车间,一个机修车间及发电车间。四个车间生产机制砖,一个车间生产机瓦。经过技术改进,烧炼是国内一流隧道窑生产线,一头进土坯,一头出成品。一、二、三车间修有直通陇海铁路的专用铁路线,砖瓦直接上站,运往全国各地。国家大型建筑所需砖瓦大多由孝义机瓦厂生产。

经过技术攻关,康振法等技术员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砖机、瓦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立下汗马功劳。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号召下,巩县砖机风靡全国。当时大多生产厂家制造砖机的图纸,都是来自孝义机瓦厂的设计底图。孝义机瓦厂也带动了巩县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也像巩县兵工厂一样给巩县大批技术人才,推动巩县的工业发展。

机瓦厂的杨学义(车工),李治新(钳工)、李清元(钳工)都是老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对技术改新、机械制造起到重要作用。

六十年代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令下,拖厂现在的生活区,原生产区地下,为战备所需挖有四通八达的地道。挖出的土,用于制造砖瓦,就地取材,可谓一举两得,既解决了生产用土,又解决了战备所需。

随着生产的能力扩大,职工生活、文化、医疗也得到改善,逐步建起了工人俱乐部,礼堂、学校、医院。1964年县政府从站街迁往孝义,县直各单位子弟都在机瓦厂学校上学。每年三级干部会和县委大型会议,都是在机瓦厂礼堂召开。会议食宿常常安排在很有名气的机瓦厂宝盖房。孝义机瓦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型砖瓦生产厂家,为祖国建设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1971年荥阳划归郑州市管辖,原属开封地区的荥阳机床厂连夜搬迁巩县,与孝义机瓦厂合并。从此拉开生产拖拉机的序幕。当时是一班人马,两块牌子:开封地区孝义机瓦厂,开封地区孝义机械厂。原生产砖瓦的二、三车间以及新建石河道车间仍以砖瓦制造为主,把一车间厂房改造为机械车间。荥阳搬来机器设备和机瓦厂机修车间部分设备统一规划安装调试。在不影响机床生产计划前提下,着手筹备农业机械红卫一一12型手扶拖拉机的试生产。

从年试制几台到75年生产300台拖拉机。小批量生产,开封地委以奖售的办法分配到各县,小型拖拉机代替耕牛,很受农民欢迎。

随着社队企业兴起,制砖厂到处都是,砖瓦行业竞争激烈。厂方决定减少砖瓦生产量,扩大拖拉机产量。从七五年开始,从砖瓦车间调一部分工人到机械车间学习技术,充实人员,增大拖拉机产量。

1979年经开封地委批复,机瓦与机械分家。开封地区孝义机械厂更名为开封地区手扶拖拉机厂。到了八十年代,巩县划归郑州管辖,因郑州市区有一个拖拉机厂,所在巩县拖厂取名为:郑州第二拖拉机厂。

1982年前后康振业从新郑烟厂调拖厂任厂长。康厂长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拖拉机产品从三千台到五千台,年年上升。一排排新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新设备调试运行。并与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合作,研制生产Ty2015和2815农用运输车。而且筹划生产农用三轮车,私家小轿车的议项。建成了红卫12型拖拉机组装线,61型、81型拖拉机组装线,农用运输车生产线,自动流转烤漆线。

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土地,是小型拖拉机最红火的年代,一线工人一个月奖金,可买一辆凤凰自行车。找对象都找拖厂青年小伙,退役军人蜂拥往拖厂来,敢打敢拼的军人作风,也给企业增加了活力。外地技术人员也纷纷往拖厂调,大学毕业生争先恐后前来应聘。在郑州市的企业中,二拖成为上缴利税大户。

1987年机械工程师尚忠群任厂长。一方面增大自卸农用车的马力,又扩大农用三轮车生产量。研发生产仿夏利的私家小轿车价廉物美。九十年代初各种拖拉机,农用车,农用三轮车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四万余台。产品不但销售全国各地,而且出口捷克、菲律宾、尼泊尔等国。多次评为省优、部优产品。郑州二拖成为全国小型拖拉机行业组成员厂,全国农用运输车行业组组长厂。

1990年12月31日因电线老化短路,轮胎仓库失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万元,厂长职工泪水洗面。

随着改革深入,私企生产拖拉机厂家增多,郑州二拖举步维艰。张明周、邵五喜、李新民先后任厂长,银行紧缩银根,无资金注入,虽组织小批量生产,却无力回天。1995年拖厂由郑州市企业划为巩义市管辖。各车间承包,大部分工人下岗。1997年企业改制,由郑州诺亚方舟公司兼并二拖厂,成立郑州嵩洋机械有限公司,诺亚方舟公司聘任江彦为总经理,国有企业成为私企。嵩洋公司经营一年余,生产仍无起色,在全厂职工强烈要求下,1998年恢复郑州第二拖拉机厂。巩义市政府委派经贸委副主任刘景通任拖厂厂长,除承包车间少部分人上班外,大部分职工分流下岗,自谋生路。2003年10月13日巩义市人民法院判决:郑州第二拖拉机厂破产,各部门组成清算组进驻。

拖厂从建厂前身到破产,走过五十年的历程,既有艰辛,也有辉煌。大批技术人员、产业工人从国企走向私企。在巩义、郑州、洛阳、温县众多私人企业,都有拖厂人的身影。他们用精湛的技术,良好的素质,在各自岗位上辛勤打拼。也有一部分人自主创业,成为私企老板。

如今拖厂这片土地高厦林立,成为华树世家、海盛花园新生代的主人,丹尼斯、金好来、大宋美食城、淘宝城也在这里应运而生。拖厂这个利税大户慢慢被人们淡忘。但拖厂人是巩义这座新城的第一批建设者。是这支来自四面八方的前辈,用勤劳的双手填平沟壑、挖掉山岗,打造出这片平坦、宽阔、美丽的城市。

作者简介:狄学恩,河南巩义人,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郑州诗词学会会员,巩义杜甫故里诗词学会会员,郑州作家协会会员,巩义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朗诵、写作,曾有诗词、散文在纸刊和网络平台发表,多次在诗词大赛中获奖。

同行期刊

建筑技术开发杂志

租售情报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