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媒体资讯

兰州新房装修工长推荐电话大机女将陈建霞兰

2025年10月24日 风云资讯

1994年出生的陈建霞(左一),是兰州工务机械段综合维修车间道岔打磨工班的副工长,也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工务机械段从1956年成立至今的第一位女工长。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1994年出生的陈建霞,是兰州工务机械段综合维修车间道岔打磨工班的副工长,也是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工务机械段从1956年成立至今的第一位女工长。 2017年底参加工作,2019年6月被破格提拔为副工长,带着诸多疑问,记者在干武线乌兰敖包车站施工驻地见到了这个被大家称之为“大机女将”的陈建霞。 个子高挑、皮肤白净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班组除去她,清一色都是男职工。 铁路大维修施工,是一项长期在外的流动施工作业项目。他们这个群体需要常年驻守在千里铁道线上,与大机为伴、与钢轨为伍,四海为家。施工期间,他们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小站、在繁华的都市边缘,他们需要克服的不是繁忙的施工任务,而是生活的单调。2017年底,陈建霞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一台打磨车、四节宿营车,一名女职工、十二名男职工组成了铁道线上一个流动的施工班组。陈建霞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操作大型养路机械进行道岔打磨施工作业。 面具、帽子、防护服、手套全副武装后,陈建霞干脆利索钻入车底,背朝下匍匐前进,用手中的小铁锤敲击车底积碳,检查各链接件状态。 车底和线路枕木之间最窄的地方有40公分,穿着笨重的防护服,防护面具又把脸包裹的严严实实,陈建霞却在车底行动自如。 20分钟后,陈建霞从车底钻了出来,摘下防护面具的那一刻,汗水伴着黑色油灰在白净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印记。 “刚开始,车底检查这项作业,陈工长是班组里面最慢的一个,我们大家当时都说,这项工作我们男职工就全包了,可是她就是不服输,硬硬的把自己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了女汉子。”班组职工汪生鹏介绍说。 刚参加工作不久,陈建霞所在的班组被安排参与兰新线集中修施工。为期50天的兰新线陈官营站至打柴沟站道岔打磨作业天窗点均在夜间,晚上8点出发,第二天凌晨5点回到宿营车,是她工作常态。作为实习生,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技练功上,50天的集中修她硬是一天也没有休息,还掌握了车辆设备的号位操作技能。 “定职以后,我驾驶大型养路机械参与了陇海线、兰新线集中修,银吴客专联调联试施工作业,黑白颠倒、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最能锻炼一个人。” 陈建霞不服输的劲头,让她在班组里面脱颖而出。2019年6月,肯吃苦、善钻研的陈建霞被任命为班组负责人。 一根风管,让班组所有的年轻职工都望而敬畏。因为打磨车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都会被集尘器吸入,但是如果粉尘集聚太多就会与钢轨打磨轮产生摩擦,从而大大影响打磨质量。他们必须用风管把表面的铁屑吹掉。 道岔打磨车,一共有32个打磨头,6个集尘器,他们进行一次“吹灰”作业要3个小时,能够清理出上百斤重的铁屑,每次“吹灰”完毕,他们的脸上像是敷了一层“锅底灰面膜”。 天气热,还要全副武装,每次“吹灰”保养作业,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陈建霞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女生,主动找过领导调换工作岗位,她总是带头冲在最艰苦的工作岗位上。 “‘用一路火花带闪电’来描述我操作的道岔打磨车一点都不为过。”陈建霞笑着说。 现在操作、检修、保养复杂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对于陈建霞来说已经是一件最普通的事情。 大漠戈壁、长河落日,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乌兰敖包车站外,夕阳美景,美不胜收。“看我们的工作环境美吧。”陈建霞笑着说。

个子高挑、皮肤白净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班组除去她,清一色都是男职工。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他们这个群体需要常年驻守在千里铁道线上,与大机为伴、与钢轨为伍,四海为家。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一台打磨车、四节宿营车,一名女职工、十二名男职工组成了铁道线上一个流动的施工班组。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汗水伴着黑色油灰在白净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印记。灿烂的笑容,让美丽的你依然那么自信。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一根风管,让班组所有的年轻职工都望而敬畏。因为打磨车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每次“吹灰”完毕,他们的脸上像是敷了一层“锅底灰面膜”。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天气热,还要全副武装,每次“吹灰”保养作业,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用一路火花带闪电’来描述我操作的道岔打磨车一点都不为过。”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要想彻底消除钢轨表面细微的擦痕,哪怕是只有0.1毫米的伤痕,也要认真对待,只有做到毫厘必争,才能确保线路万无一失。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钢轨经过火车反复碾轧,表面会产生裂纹、掉块等病害。在磨损的轨道上,火车运行就不够平顺,乘客乘车舒适度也会降低。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进行精确打磨,大大延长了铁路道岔使用寿命和增加了钢轨的平顺度。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黑白颠倒、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最能锻炼一个人。”陈建霞说。中国网发 王守宁/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网)

装饰装修天地编辑部

大武汉杂志

汽车电器编辑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