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装设计风格

徐州铜山沿湖电器维修铜山八成农户产业链上

2024年07月31日 风云资讯

通讯员 尚庆迎 魏朝星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5月10日,徐州润嘉食品有限公司出口蔬菜种植基地,铜山区郑集镇尤楼村妇女黄淑兰将新采摘的100多斤荷兰豆,送到地头的基地收购点过秤销售,润嘉公司将收购的产品经过分拣、加工、包装后,通过陆路运到广州港,然后经海运送到英国,整个过程大约20天,这些产品便进入英国超市,端上市民餐桌。以润嘉公司为媒介,中国的一个普通农户与世界发生了紧密联系。

“收购价每斤两块五,一天收入二三百元,能摘到5月底,我家这8分地荷兰豆可以收入五六千元。”黄淑兰说,接着还可以种一茬毛豆一茬娃娃菜,一年3季,一亩地可以收入1万元以上。

据介绍,目前润嘉公司在郑集北部尤楼、卢楼等村的出口蔬菜连片种植面积已达1万多亩,数千农户靠种植出口蔬菜实现持续增收。

“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供种、统一药肥管理、统一价格,完全按订单生产,既保证产品质量,老百姓收入也有保障。”润嘉公司总经理高大召说。

在基地收购点,李新庄村民小组长蒋立武忙着为菜农过秤、开票,他说组里54户村民家家种菜,种苗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免费,农户一亩地只需投入百十元的药、肥等费用,而且产品价格提前知道,心里有谱,比种一般粮食作物收入增加5倍以上。去年6月份他统一给菜农结账,一次拿出49万元的现金,有的菜农一次领到2万多元。

“风险我们公司来担,老百姓种菜就像使用‘傻瓜相机’,收入稳定,现在基地还在不断向外扩展。同时,公司厂区和基地还安排了100多名当地农民就地就业。”高大召说,在润嘉公司带动下,目前郑集、马坡,以及沛县、丰县一些地区娃娃菜已发展到2万多亩,使徐州秋季娃娃菜成为全国第一品牌。

“目前,像润嘉公司这种带动性强、辐射面广、良性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铜山已有85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2家。年销售收入460亿元。维维食品、派乐滋果蔬脱水脆片、润嘉出口蔬菜、保丰种业、康盛食用菌、田妹子瓜果、牧原农牧等成为叫得响的铜山农业名片。”铜山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光峰说,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带动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区80%农户活跃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上。

“我们在企业扶持和建立企业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两端发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农民增收。”铜山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张玲说。

除了向上争取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扶持资金、推荐企业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铜山区在农业企业扶持上更是“大手笔”,仅去年区财政就拿出5000万元对何桥福泰农庄、刘集天观葡萄基地等成长型企业进行扶持。今年,为消除因疫情影响带来的资金难题,铜山为康盛农业等9家企业申请贴息贷款1.78亿元,帮助农业企业渡过难关。

为了让龙头企业真正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铜山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不同类型的合作模式,农民按企业需求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作物,有效提高了农业质量和效益。

位于沿湖街道的华升面粉有限公司,去年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日产小麦面粉1000吨,占地100多亩的二期项目基建已经结束,投资2亿元上马世界一流的精加工设备,日产优质面粉将达2500吨。

“公司可以有效解决沿湖、郑集、马坡、柳新等铜山区域内20万亩小麦的销售难题。”华升公司副总经理门峰说。

“为了二期项目尽快上马,铜山区政府和沿湖街道对公司进行一系列政策性帮扶,为企业节省资金四五百万元。”沿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刘景旺说。

华升发展受益最大的是当地粮农,“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让农民没有卖粮之忧,而且通过按照企业生产需要进行品种改良,种粮的效益也不断提高。

“我们种植的徐麦30、徐麦33优质小麦卖到华升公司,比一般小麦每斤高5分钱。我家300亩小麦,就能多收入1万多元。”沿湖街道种粮大户宗朋说。

围绕产业扶贫,铜山创新实施了“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公司)+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入股优质项目,让贫困人口从中得到分红和实现就业。2018年、2019年整合扶贫资金3899万元用于牧原公司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两年实现收益673.6万元,使61个村集体、16621名低收入人口,实现持续稳定收益。在牧原公司工作的大许镇九山村李先红夫妇俩,每个月有上万元的工资收入,公司还给交了“五险一金”。“扶贫项目投资分红去年每人160元,虽然不多,却让我们感觉到公司发展越来越红火了,心里更踏实了。”李先红说。

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农业发展格局,推进铜山农业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走生态路,打绿色牌,挣特色钱”的增收致富之路。

成都海外医疗服务中介

国外医疗中介

赴美就医服务咨询电话

  • 友情链接